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
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
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
注释:
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
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
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的是刘太守赴武定,所以名为《送刘太守赴武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刘太守的敬意和期望,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感伤。
第一句“几年烽火照江门”,描绘了战乱年代的背景,烽火连天,映照着江门。烽火是战争的象征,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第二句“樽俎相看意气存”,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人们举杯畅饮,谈笑风生,充满了豪情壮志。樽俎是古代宴席上常用的器皿,这里指宴席。意气指的是精神面貌,存在这里表示保留着。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天上论功分五马”,描绘了朝廷官员讨论功绩的情景,他们坐在天上的宫殿里,讨论如何分配功劳。五马是古代的一种车,这里用来比喻官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官员公正的向往。
第四句“滇南问俗过双幡”,描绘了诗人前往云南边疆地区考察风俗的情景。滇南是云南的南部地区,双幡可能是当地的某种风俗或者标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好奇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第五句“秋高铜柱蛮云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高气爽,铜柱山的云雾已经消散。铜柱山位于云南大理,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第六句“月度金沙旅雁繁”,描绘了月亮照亮金沙江边的景象,旅雁飞翔在江面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第七句“圣代共推刘宠政”,描绘了圣代时代,人们都推崇刘宠的政治成就。刘宠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以其清廉正直著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优秀官员的敬佩和对政治清明的期望。
最后一句“好从斗极望中原”,表达了诗人想要从北斗星的位置望向中原的愿望,象征着诗人希望为国家效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