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城下喜逢君,对酒那堪袂又分。
万里衔哀辞禁阙,一帆归兴逐晴云。
关河凉雨消炎瘴,驿路寒蝉送夕曛。
想到故乡秋已晚,蕉黄荔熟奠孤坟。
【注释】
太守郑公祥:唐代郑畋,曾任荆南节度使、广州刺史。相知之雅:指诗人与郑畋有很深的情谊,彼此十分了解。喜逢君:高兴遇见你。对酒:举杯饮酒。那堪:怎能承受得起。袂又分:衣袖被泪水浸湿了。万里衔哀辞禁阙:指郑畋在万里之外怀念故国之情。辞禁阙,指辞官回乡。一帆归兴逐晴云:诗人乘船离去,帆影随着晴朗的云朵而远去。关河:泛指南北边陲一带。凉雨:秋天凉爽的雨水。消炎瘴:消除南方湿热的气候。驿路:驿站的道路。寒蝉:秋日的蝉声。夕曛:夕阳余晖。想到故乡秋已晚,蕉黄荔熟奠孤坟:想到故乡的秋景已经晚了,荔枝成熟,为亡友扫墓。蕉黄荔熟:用“蕉”“荔”两个意象表达作者思念故国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郑畋是唐懿宗朝的名将,因得罪唐武宗被贬到湖南,后任广州刺史,途中遇赦北归时,与诗人相遇于广阳城下,遂成为至交好友。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作的。全诗以送别的场景起笔,写两人在酒宴中举杯畅饮,挥泪分别;继而写友人离京南下,自己则乘船西去,两相对望,依依不舍;末了写诗人想到故土和友人的坟墓,心中充满悲愁。此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句“广阳城下喜逢君”,就开门见山地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喜逢”二字,表达了诗人与郑畋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第二句“对酒那堪袂又分”,承上句之意,继续写两人在酒宴中举杯畅饮,挥泪分别的场景。“对酒”两句,既表现了两人欢聚的情景,同时也渲染了离别时的悲痛气氛。
第三句“万里衔哀辞禁阙”,紧承上两句之意,进一步写郑畋在万里之外怀念故国之情。“衔哀”,即含哀,这里指含着悲痛的心情。“辞禁阙”,即辞官回乡,离开朝廷。
第四句“一帆归兴逐晴云”,承接上两句的意思,写诗人乘船离去,帆影随着晴朗的云朵而远去的景象。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暗寓自己的惜别之情。
第五句“关河凉雨消炎瘴”,承接上一句的景色描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这一句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关河(指长江),也暗示了天气——凉雨,同时还烘托出南方湿热的气候。最后一句“驿路寒蝉送夕曛”,则是写诗人在驿路上行走,听到寒蝉凄厉的叫声,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最后二句“想到故乡秋已晚,蕉黄荔熟奠孤坟”,是全诗感情升华的部分。诗人想到了故乡的秋景已经晚了,荔枝成熟,为亡友扫墓。这里的“孤坟”一词,既指亡友的坟墓,也暗寓自己的身世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