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曾共宴华筵,屈指于今二十年。
伏擽总怜淹骥足,剸犀宁肯负龙泉。
九重拜命膺殊渥,千里分携棹画船。
悬想苕溪明到日,遗经有待伏生传。
鹿鸣曾共宴华筵,指的是曾经共同在华美的宴会上畅饮的往事。
屈指于今二十年,表示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
伏擽总怜淹骥足,剸犀宁肯负龙泉。这里的“伏擽”和“剸犀”都是古代兵器名,分别指弩机和剑鞘。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对敌人的深深仇恨和坚定的决心。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被敌人所屈服。
九重拜命膺殊渥,千里分携棹画船。这里的“九重”是指皇宫的深处,“膺殊渥”是指接受重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他愿意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不惜千里迢迢地奔赴前线,为国尽忠。
悬想苕溪明到日,遗经有待伏生传。这里的“苕溪”是指苕溪水,一种清澈的河水。诗人想象着未来的一天,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时,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将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而他自己也将得到后人的认可和尊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严教谕素之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人通过描绘过去与朋友的欢聚、为国家服务的忠诚、对未来的憧憬等场景,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的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