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潇洒碧琅玕,清影谁移画里看。
记得短蓬听雨夜,鹧鸪啼破碧云寒。
数枝潇洒碧琅玕,清影谁移画里看。
记得短蓬听雨夜,鹧鸪啼破碧云寒。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刘崧所作《题墨竹二首赠陈子仁》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画,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陈子仁深深的情谊。
“数枝潇洒碧琅玕”,此句描绘了墨竹的清新脱俗之美。碧琅玕即碧玉,用以形容竹子的绿色和质地晶莹剔透,形象地勾勒出了竹子的生机勃勃。“潇洒”一词则表现了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飘逸、自由的感觉。整个句子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传达出墨竹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清影谁移画里看”,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墨竹在画面中的美感。这里的“清影”指墨竹的影子在水中的映照,而“画里看”则暗示了墨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墨竹在画中的存在,使得观者仿佛能够看到墨竹的形态和风骨,增强了画作的立体感和深度。
“记得短蓬听雨夜”,此句回忆了曾经的一个场景。“短蓬”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住所或是某个小亭,而“听雨夜”则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这个场景可能是在深秋或冬日的夜晚,雨声伴随着竹叶的沙沙声,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
“鹧鸪啼破碧云寒”,这是整首诗中最有情感色彩的部分。“鹧鸪”是一种鸟类,其叫声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碧云寒”则描绘了雨后天空的景象,云雾缭绕,显得更加寒冷。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题墨竹二首赠陈子仁》通过对墨竹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友情的珍视。诗中的墨竹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