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千山寂,高天万木清。
相期拾瑶草,有梦绕层城。
泻月今宵酒,吹风何处笙。
山灵应见待,欹枕不胜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落日千山寂,高天万木清。
夕阳下,群山寂静,高天中的树木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而“千山寂”则形容了夕阳映照下的静谧景象;“高天”则是形容天空的高远,“万木清”则形容树梢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整个画面宁静而又清新。
相期拾瑶草,有梦绕层城。
诗人想象着在这片美丽的山林中,可以寻找到珍贵的瑶草,同时他也梦想着能够环绕着层层叠嶂的城池,自由翱翔。这里的“相期”表示期待,“拾瑶草”则是比喻寻找珍贵的东西,“有梦绕层城”则是表达他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泻月今宵酒,吹风何处笙。
诗人想要畅饮美酒,欣赏月光洒在酒杯上的情景;同时他也幻想着吹奏笙管,感受清风拂过耳边的美妙旋律。这里的“泻月”指的是月亮倾泻下来的光芒照亮了酒杯,“吹风何处笙”则是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享受。
山灵应见待,欹枕不胜情。
山神应该能感受到诗人的等待之情,因为他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倚靠在枕头上,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他的心情难以言表。这里的“欹枕”意味着诗人靠着枕头入睡,“不胜情”则形容了他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落日”、“千山”、“高天”、“瑶草”、“层城”、“泻月”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