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亭子闻新搆,老梅短竹殊清凄。
檐光日脚不敢下,山色案头来自西。
数拉畸人结汤社,闲呼小妇拈诗题。
我欲从之室且迩,其如李下久无蹊。

君家亭子闻新構,老梅短竹殊清凄。

檐光日脚不敢下,山色案头来自西。

数拉畸人结汤社,闲呼小妇拈诗题。

我欲从之室且迩,其如李下久无蹊。

【注释】:

  • 君:指你。
  • 新構:新建造的亭子。
  • 老梅短竹:指老树和竹子。
  • 檐光日脚:屋檐下的阳光。
  • 畸人:不合常规的人。
  • 小妇:年轻妇女。
  • 李下:即“李下瓜田”,比喻容易发生误会的地方。

【译文】:
在你的家新建造了一个亭子,老梅和竹子显得格外清冷。
因为阳光照射在屋檐上所以不敢下来,而是看着山的颜色来自西边。
拉着一些不按常规的人去建立汤社,叫来年轻妇女一起吟诗作画。
我想去你那儿却因李树下久无人迹而犹豫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小诗,通过对亭子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描写,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首句”君家亭子闻新搆”,以”君家亭子闻新搆”为起兴,引出后文的描写。”新搆”二字,不仅写出了亭子刚建成的情景,而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闻”字则表明此亭子并非寻常之物,而是有独特之处,让人好奇。接着两句”老梅短竹殊清凄”,是对亭子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这里的”老梅”和”短竹”是典型的江南特色,它们的存在,使得这个亭子更显清新脱俗。”殊清凄”三个字,将这种环境氛围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的活动,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亭子的氛围。”檐光日脚不敢下”,是说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得亭子显得明亮,但作者却不敢在此停留;而”山色案头来自西”,则是说虽然身处亭内,但目光仍然被窗外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仿佛那美景正从西面飘来一般。这两句话不仅描绘了亭子的环境和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两句”数拉畸人结汤社,闲呼小妇拈诗题”,则是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这里既有文人雅士的聚会,也有文人墨客的创作。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亭子的文化气息,也展现了亭子的人文魅力。然而,这些活动的热闹与喧哗与前面的静谧氛围形成了对比,让整个亭子的意境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我欲从之室且迩,其如李下久无蹊”,则是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想跟随这个亭子,享受它的宁静和美好,但又担心自己在李树下久留不去,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矛盾的心态,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