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为麟角橐为荷,倚杖蓬莱一浩歌。
玄构九霄开日月,灵源万派决江河。
天人不用陈三策,文学还应首四科。
锡我百朋何以报,杨舟泛泛赋菁莪。

这首诗的原文是:“上董长驭督学,笔为麟角橐为荷。倚杖蓬莱一浩歌,玄构九霄开日月,灵源万派决江河。天人不用陈三策,文学还应首四科。锡我百朋何以报,杨舟泛泛赋菁莪。”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上董长驭督学:这是对诗人身份的描绘,表明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或者官员。上董是指地位高、权力大的人,长驭则是驾驭、掌控的意思,督学则意味着监督、指导教育。

  2. 笔为麟角橐为荷:这是诗人自比的意象。笔如同麒麟的角一般珍贵,象征着文人墨客的才气;而橐(囊)则如同荷花一般清新脱俗,代表着诗人高尚的品质。

  3. 倚杖蓬莱一浩歌:诗人倚靠着手中的拐杖,就像是在蓬莱仙岛上畅游一样,放声歌唱,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4. 玄构九霄开日月,灵源万派决江河:这里描绘了宇宙的宏伟和自然的力量。玄构指的是深邃的结构,九霄则是天空中的极高之处,日月则是太阳和月亮,象征光明和智慧。灵源指的是生命的源泉,万派则是众多分支,江河则是大地上的水流。这两句诗赞美了宇宙的伟大和自然的壮丽。

  5. 天人不用陈三策,文学还应首四科:这是诗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看法。他认为天地间不需要过多的计谋策略,而文学应该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这里的“三策”是指三种策略,“四科”是指四种科目。

  6. 锡我百朋何以报,杨舟泛泛赋菁莪: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恩惠的感激之情。他得到了很多帮助,但不知道如何报答,就像杨舟泛泛地漂浮,无法停泊。在这里,“锡我百朋”指的是赐福给他很多财富,“何以报”表示他的感谢之情。最后一句“赋菁莪”则是一种比喻,菁莪是指一种植物,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的作品或才华。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的身份、自我形象以及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看法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文学的推崇。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于恩惠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作品的自豪,展现了他的谦逊和真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