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路头人,莫采路头花。路花可采不可久,路人未必皆无家。
家中旧花君莫厌,旧花却让新花艳。旧旧新新总是花,何事丈夫心易变。
东风不管路花开,狼藉风前扑鼻来。锯叶象苞鱼子孕,麝脐螺甲龙涎煤。
我来六月二十六,苦热惊闻香馥馥。儿童采尔如采薪,悔不移根在幽谷。
人言路花香异常,此花附炎不附凉。天公冷眼正觑尔,且莫纷披热水傍。
汤泉路头花
为语路头人,莫采路头花。路花可采不可久,路人未必皆无家。
家中旧花君莫厌,旧花却让新花艳。旧旧新新总是花,何事丈夫心易变。
东风不管路花开,狼藉风前扑鼻来。锯叶象苞鱼子孕,麝脐螺甲龙涎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汤泉路头花》。诗中描述了一位路旁的花农在春天来到汤泉路边时,被这里的路旁野花所吸引。他感叹道:“为语路头人,莫采路头花。”意思是说,告诉那些在路边劳作的人,不要采摘路边的野花。因为路旁的野花虽然可以欣赏,但是却不能长久地保持美丽。
“路花可采不可久,路人未必皆无家。”这是诗人的进一步解释。路旁的野花虽然可以让人欣赏,但是如果采摘了,就会影响到其他花朵的生长。同时,路边的劳动者并不一定都有家室,他们可能会在路边停留很长时间,因此采摘野花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
诗人继续描写了路旁的野花:“家中旧花君莫厌,旧花却让新花艳。”这里的意思是说,尽管路边的野花已经凋谢,但是它们曾经给过往的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即使现在这些野花已经无法盛开,但它们依然可以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风景。此外,新的花朵也会因为旧花朵的凋谢而更加鲜艳夺目。这是一种对生命循环和自然更迭的赞美。
“旧旧新新总是花,何事丈夫心易变?”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过去的旧时光还是未来的新希望,都是一种美好的景象。然而,人的情感和想法却容易发生变化,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刻,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东风不管路花开,狼藉风前扑鼻来。”这是诗人对春天的描绘。春风拂过大地,路边的野花纷纷绽放,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股春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风力较大,路边的野花很容易被吹散,导致一片狼藉。尽管如此,这些野花依然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陶醉其中。这种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歌颂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锯叶象苞鱼子孕,麝脐螺甲龙涎煤。”这是诗人对路边野花形态和颜色的描绘。这些野花有的像锯齿状的叶片,有的像是包裹着鱼卵的苞片,还有的像是镶嵌着珍珠、贝壳和龙涎石的花朵。这些独特的形态和颜色使得路边的野花更加迷人和富有韵味。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我来六月二十六,苦热惊闻香馥馥。”这是诗人对自己到来的描述。六月二十六日的天气非常炎热,但当他闻到路边野花的香气时,却感到一阵清凉和愉悦。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不禁感叹:“儿童采尔如采薪,悔不移根在幽谷。”这意味着如果这些野花能够保留下来并种植到更适宜的地方,那么它们就能更好地生长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野花最终被采摘并带走了。诗人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后悔自己没有将它们移植到更好的环境中去。
“人言路花香异常,此花附炎不附凉。”这是诗人对路边野花特性的评价。有人认为路边的野花非常特殊且不同寻常,但这只是人们的主观臆断。实际上,这些野花只是依附在炎热的环境中生长,而非追求凉爽的环境。这种独特的生长方式体现了自然界的智慧和生存策略。
“天公冷眼正觑尔,且莫纷披热水傍。”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建议。天公(指自然)正在注视着这些路边的野花,不希望它们受到破坏或被过度利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的规则和规律,不要随意采摘或破坏路边的野生植物。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些路边的野花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体现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路边野花的美丽和独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对路边野花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