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百尺楼,俯瞰双江流。
飞轩轶浮景,凝霜肃清秋。
四牡何翩翩,弗遑少停留。
丘民胡靡宁,皇衷每怀忧。
来登匪乘暇,爰咨复爰谋。
凭高一遐览,心目良悠悠。
兹台屹千古,令誉垂无休。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登楼远眺为线索,写秋日江边景色,抒发自己对时势的忧虑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担忧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语言精练,意境开阔。
【答案】
(1)“迢迢百尺楼”:形容高楼高耸入云。
(2)“俯瞰双江流”:从楼上眺望双江奔流。
(3)“飞轩轶浮景,凝霜肃清秋”:指秋风凛冽,白露为霜,草木萧条,万物皆成秋色。
(4)“四牡何翩翩,弗遑少停留”:指马匹肥壮健美,四蹄轻快,不待片刻就已跑得飞快。“弗遑”是“无暇”的意思。
(5)“丘民胡靡宁”:指老百姓不知忧愁为何物。“胡靡宁”意谓百姓不知愁苦为何。
(6)“皇衷每怀忧”:意谓皇帝内心常怀忧愁,忧虑国事。“衷”意为内心。
(7)“来登匪乘暇”:意谓登上此台不是为了闲暇游玩。这句说登临此台并非为了游览消遣。
(8)“爰咨复爰谋”:意谓于是便思考谋划对策。“爰咨”意谓因此便考虑。
(9)“凭高一遐览”:意谓凭栏远望,极目远视。“凭”意为倚靠。
(10)“兹台屹千古”:意谓这座高台屹立了千百年。“兹”意为这。“屹”是矗立的意思。“无休”意为无穷无尽。
【赏析】
《霜台》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登高远眺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写自己的志向,寄寓自己的理想、抱负。首联描绘出一幅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画面,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颔联则描绘出诗人所观之物,通过写马儿奔跑的速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颈联则描绘出了诗人所思之事,表现出诗人对天下苍生的深深忧虑。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