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棱碧山骨,奇与巧兼擅。
似经鬼斧斫,谁遣神鞭转。
主人国柱石,搜罗置亭院。
岩壑相蔽亏,峰峦互隐现。
云生莲势动,雨过苔文绚。
既藏宛委篇,亦竖韩陵片。
铿铿流赋响,铮铮答歌串。
生成补天物,五色不待炼。
岫幌昼常开,磴道时独践。
会当逐灵槎,言归天汉畔。
岁旱望为霖,好作零陵燕。

【注释】

1.棱棱:指山石的棱角。

2.骨:指山峰。

3.神鞭:指风雨。

4.国柱石:形容石柱坚固如宝。

5.搜罗置:收集、安置,即置于庭院之中。

6.岩壑:指山中的洞穴。

7.云生莲势:比喻云彩在岩石上的形状犹如莲花。

8.雨过苔文:雨后,苔藓覆盖的石面显现出纹理。

9.宛委:传说中藏在地下的古文《尚书》一卷。

10.韩陵片:韩安国之墓,此处借代韩安之墓中的石碑。

11.铿铿流赋响:指诗文声音响亮。

12.铮铮答歌串:指诗文声音清脆。

13.生成补天物:指自然界的造化之物。

14.峤幌(jiǎo huǎng):山峰的峰顶。

15.磴道:指石阶。

16.灵槎:传说中的神木筏子。

17.零陵燕:指燕子,因零陵郡出产美酒而闻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把自然景物拟人化,并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地描绘了游海淀题石上的所见所感。首联“棱棱碧山骨,奇与巧兼擅”,写山峰挺立,山石嶙峋,形态各异。颔联“似经鬼斧斫,谁遣神鞭转”,则说这山峰仿佛是经过鬼神的斧凿而形成的,又是谁的神鞭把它们旋转过来?这一联写出了这些石头的神奇与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颈联“主人国柱石,搜罗置亭院”,则说这些石头被当作国柱一样珍视,被人收藏起来置于亭院之中。尾联“既藏宛委篇,亦竖韩陵片”则说这些石头既有《尚书》的篇章藏匿其中,也有韩安国之墓中的石碑竖立在那里,进一步丰富了前文的内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