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韩公子,意气何慨慷。
破产结壮士,愤此宗国亡。
往往感异人,出身为连□。
惜哉博浪椎,不获摧嬴秦。
既谢沧海君,还过圯桥旁。
仙人黄石公,素书发秘藏。
遂揖隆准公,长驱入咸阳。
秦摧项亦蹙,托身亡何乡。
良则能用汉,非汉能用良。
至今钦英风,激烈动肝肠。

圯上怀留侯

楚楚韩公子,意气何慨慷。

破产结壮士,愤此宗国亡。

往往感异人,出身为连□。

惜哉博浪椎,不获摧嬴秦。

既谢沧海君,还过圯桥旁。

仙人黄石公,素书发秘藏。

遂揖隆准公,长驱入咸阳。

秦摧项亦蹙,托身亡何乡。

良则能用汉,非汉能用良。

至今钦英风,激烈动肝肠。

注释:

  • 楚楚韩公子:形容韩公子(韩信)的仪表举止。
  • 意气何慨慷:形容韩信的气概豪迈,慷慨激昂。
  • 破产结壮士:形容韩信不惜一切代价结交壮士。
  • 愤此宗国亡:对国家灭亡深感愤怒。
  • 往往感异人:常常感慨有非凡才能的人出现。
  • 出身为连□:以连□的身份出现。这里指的是张良在桥下遇见刘邦时,他假装是卖鞋的。
  • 惜哉博浪椎:可惜啊,如果用博浪椎(大锤)击打秦始皇(赢政),就足以摧毁秦朝。
  • 既谢沧海君:既然谢过沧海君(指刘邦),表示愿意跟随刘邦。
  • 还过圯桥旁:回到桥下,表示愿意追随韩信。
  • 仙人黄石公:传说中的仙人,黄石公传授兵法给赤松子。
  • 素书发秘藏:黄石公留下的兵法秘籍被韩信得到。
  • 遂揖隆准公:于是邀请刘邦(刘邦本名刘季)。
  • 长驱入咸阳:率领部队直捣咸阳,指攻入关中地区并建立汉朝。
  • 秦摧项亦蹙:秦国灭亡了项羽,也即项羽被杀。
  • 托身亡何乡:寄身何处,无处可归。
  • 良则能用汉,非汉能用良:韩信认为只有他能辅佐刘邦成功,而刘邦却不能重用他。
  • 至今钦英风:至今仍然钦佩他的英明风范。
  • 激烈动肝肠:激烈之情震撼了人心,触动了人们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韩信的形象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历史变化的感叹。韩信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人物,其形象丰满、性格多面,诗中对他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同时,诗中还涉及到了战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灭秦之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历史变革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