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过吴苑,情亲问所居。
相依昔日久,但觉此时疏。
踪迹飘蓬外,诗篇脱草余。
自知苦不足,于子意何如。
【注释】
过沈从先:经过沈从文。吴苑:即吴地,这里指苏州一带。情亲:情意亲近;亲密。所居:住处。相依:互相依存;互相依赖。昔日:从前。但觉:只觉、只觉得,表示转折关系。飘蓬外:飘泊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诗篇脱草余:指自己写的诗篇已经写得很出色了。苦不足:苦得不值得。于子:对你,指沈从文。意何如:意思是怎么样。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沈从文的一次会面,二人相见甚欢。作者对沈从文的才华极为赞赏,于是作诗一首,表达对沈从文的钦佩之情。
首联两句,写两人的相识之由。“几度过吴苑”,说明二人曾经有过交往。“情亲问所居”,则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深情厚意。这二句,不仅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还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颔联两句,写二人的再次相聚,以及此次相聚的感慨。“相依昔日久”表明两人曾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但觉此时疏”。这句中的“疏”,既是指时间上的间隔,也是指感情上的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既有现实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诗人通过这一转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颈联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踪迹飘蓬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诗篇脱草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以及对友人的敬意。这两联虽然都是写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但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询问。“自知苦不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鼓励。他认为朋友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他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而如今,他已经走出了困境,因此并不需要过于自责。“于子意何如”,则是诗人询问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友人的认可。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成果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