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诸郡彻胡笳,闽海犹然天一涯。
三月风光临上巳,两京消息隔中华。
登城预想鱼丽阵,入幕谁为燕子家。
世味不知如此恶,且将清况试新茶。
注释:
癸未上巳,李子素直社城楼即事:在上巳这一天,李子(李德裕)清直官(官职名)正在社城楼上游览。
豫章诸郡彻胡笳,闽海犹然天一涯:江西的南昌等地都吹起胡人乐器(胡笳),但闽海一带依然像天一样辽阔。
三月风光临上巳,两京消息隔中华:三月里的风景美好,但与长安、东都洛阳相隔遥远。
登城预想鱼丽阵,入幕谁为燕子家:登上城墙,想象到当年楚汉争霸时韩信率军出奇制胜的战阵;进入幕府,不知道谁是那位善于用计的燕太子丹。
世味不知如此恶,且将清况试新茶:如今世态炎凉之恶,不如暂时品尝一下清新的茶水。
赏析:
此篇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诗以“上巳”为题,是因唐制每年三月三日在曲江行春宴饮,故有此题。上已,古代农历三月初三日。诗人登高望远,凭吊古迹,抒发了他对国运衰微和世情浇薄的感慨。
开头二句点明题目中的“上巳”,“豫章”泛指今江西省一带地区,因唐代属江南道,所以称“江东”。胡笳,即胡音,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西的南昌等地吹起了胡人的乐器,但闽海一带还像天空一样辽阔。
第三句写景中含典故。上巳节本是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但此时天气却异常寒冷。“三月风光”,是虚写,意在反衬。“两京”,指长安、东都洛阳。“消息”,指消息往来或消息内容。《旧唐书·李德裕传》载:“时党争方炽,居易欲去位,上问可否。对曰:‘臣今月内当奏罢。’上问何以知之?对曰:‘臣自量过日月。’上不悦,曰:‘卿求退无已耶?何言之鄙也!’”这里“两京消息隔中华”,是指朝廷内外相互猜忌,消息断绝的情况。
第四句是说登高望远,想当年韩信破敌的故事。韩信,西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先投奔项羽,因不被重用而投靠刘邦,后被封为淮阴侯。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臣们互相残杀,天下大乱,韩信也被杀。诗人登高怀古,想到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被冤杀,不禁悲从中来。
第五句是说进入幕府之后,不知道谁是善于用计的燕太子丹。《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未遂而归。燕王喜使人斩太子丹,并送其首于秦,向秦王献礼请罪。荆轲知此事已败露,乃自杀。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诗人在幕府中无所作为,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三句是说世态炎凉到了极点,还不如暂且喝些清茶解解闷。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清茶喻世态的清淡。他感叹世人的冷酷无情,同时也表明自己的淡泊明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前四句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中间四句通过登城望远、入幕访贤等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末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以及他的人生观。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含蓄深沉,意境深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