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
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
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
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
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
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
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
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

元末忠烈将军之歌赞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余将军忠诚守护舒州的壮举及其牺牲精神。诗中描述的场景宏大而生动,如“舒州之城大如砺”、“贼船如云压城破”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激烈动荡的时代之中。

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英勇奋战的画面,从“贼船如云压城破”到“孤军六年二百战”,每一行都充满力量和情感。尤其是最后几行,通过“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的描写,传达出余将军虽身陷困境却依然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诗中还表达了对余将军忠诚精神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那些为国捐躯的义士们的哀悼。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于忠诚、牺牲和英勇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这首诗不仅是对余将军个人英雄事迹的颂扬,更是对整个国家危难时期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精神的赞美和歌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也能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