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萧萧下,空林向晚寒。
人归逢节暮,花发忆同看。
少壮留连易,中年哀乐难。
篱边一樽酒,为尔不成欢。
【注释】
①秋日山:秋天的山。②人归逢节暮,花发忆同看:诗人在山中,看到落叶飘落和花开,想起了友人,所以写下这首诗。③少壮:年少的时候。④中年:指中年时期的生活感受。⑤篱边:篱笆旁边。⑥欢:欢乐。
【赏析】
《秋日山还怀》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在秋山中见到萧瑟的景象而引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木叶萧萧下”点出时令,以木叶之凋零衬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氛;二句紧承前意,由物及人,由景及情,描写空林向晚的凄清景色;三、四两句从时间方面进一步烘托,抒发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怀念朋友的深情厚谊;五至八句则从空间方面进一步描绘,写出了人在年岁渐长后对人生悲欢的感受。全诗意蕴浑厚,含蓄深沉,情景交融,意境高远,风格苍劲。
首联“木叶萧萧下,空林向晚寒”是全诗的总起。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片凄凉景象,这是秋季的典型特征。“萧萧”二字,既渲染了风声之急,又烘托出秋意之浓。“空林”两字点明了作者所处之地,是无人的空旷山林之中,这就使得环境更加幽寂,气氛更加凝重。“向晚寒”三字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气温之低,寒气逼人,从而营造出了一个冷森森的背景。这一联不仅写出了季节的特征,更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为下文铺垫了情感基调。
颔联“人归逢节暮,花发忆同看”,则是对前一联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林之中,看着落叶飘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一同赏花的情景。这一句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是重阳佳节,而自己却未能与友人共度良辰;二是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赏花的快乐时光,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诗人心中永远的遗憾。这两层意思相互交织,使得整句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颈联“少壮留连易,中年哀乐难”,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少壮”指的是年轻的时候,那时的诗人充满活力,喜欢四处游荡,不愿意留下任何遗憾;而“中年”则是指中年之后,这时的诗人开始体会到人生的苦乐无常,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无忧无虑。这一句中包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既有对年轻时光的回忆,也有对中年生活的反思,更有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尾联“篱边一樽酒,为尔不成欢”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在山中饮酒,但心中却无法平静下来,因为思念着远方的朋友。他想要借酒消愁,但却因为朋友的存在而无法彻底放松。这一联中包含了深深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译文】
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树林里显得格外清冷。
人回来了遇到节日黄昏,花开时想起曾与友人一同欣赏。
年轻时留恋徘徊容易,到了中年悲哀忧愁难以摆脱。
篱笆边上有杯酒,却因为我没有能和你一起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