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维舟燕子矶,月明风急雪霏霏。
箫声何与游人事,不觉凄然泪湿衣。

【注释】

燕子矶: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长江边。维舟:系船,指停船。箫声:泛指悠扬的笛声或管乐之声。游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暮春时节乘舟来到燕子矶(在安徽芜湖西)时,正值月明风急,雪霏霏而下,不禁引起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纪行诗。

首句写舟泊燕子矶时的景色。燕子矶,一名燕子洲,在长江中流北岸,地势险要,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人登上燕子矶,只见薄暮时分,江面上一叶扁舟停泊在此,岸边的柳树被积雪压弯了枝条,江水也因风雪而变得寒冷起来。“维舟”二字,点明停船时间。次句写夜幕降临,明月当空,寒风吹动着江面,大雪纷飞的景象。“月明”,即月亮明亮。“风急”,即风势猛烈。“雪霏霏”,即雪花纷纷扬扬,迷漫于天地之间。三、四句写诗人触景生情,联想起自己漂泊天涯的身世和眼前这凄凉的夜景。“何与”,即为什么不。“游人事”,指游子在外的悲凉心情。“不觉”,即不知不觉。“凄然”,即凄清的样子,形容悲伤。“泪湿衣”,即眼泪滴湿了衣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这一片凄凉之中。最后一句写自己因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泪湿衣”,即眼泪湿润了衣服。“不觉”,“不知”。“凄然”,就是悲伤的样子。“涕泗交流”,即泪水纵横流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十分悲伤,禁不住泪水纵横流下了。

这首诗写景状物细致入微,情景交融,富有情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