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兼薄暮,良友复论文。
白纻微风曳,浮屠众鸟分。
惠休终入俗,明远指参军。
何以仙舟上,翩翩赠岭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为“补注”,考生应先明确答题要点,然后对每一句诗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虎丘一带暮色苍茫,良友相聚品评文词。白纻衣在微风中摇曳,浮屠寺里群鸟分飞。惠休终于入俗,张明远指称参军。何以仙舟之上飘然相送,纷纷赠别岭上白云。
注释:薄暮,傍晚;惠休,晋末僧人慧持,曾住虎丘;《晋书·王羲之传》载,晋王右军(王羲之号)与谢安、孙兴公(孙绰)、许玄度(许询)、支道林(支遁)四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流觞饮宴,坐上诸贤咸为赋诗,王羲之作序;张明远,南朝梁代诗人;“岭”,指虎丘附近山峰;“云”,这里指白云。
赏析:《平声四调》是乐府旧题,《全唐诗》收录的五言古诗中,有王维、李白、杜甫、孟郊、贾岛、白居易等人的作品,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或表达某种感慨。《平声四调》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淡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虎丘相聚时的情景。首句写虎丘一带傍晚的景象;二句写诗人与良友相聚品评文词;三句写白纻衣在微风中摇曳;四句写浮屠寺里群鸟分飞,表现了一幅清寂的画面;五句写惠休终于入俗,而张明远指称参军,暗含讽嘲之意;六句写仙舟之上相送,表达了诗人惜别的深情;末句用拟人手法写岭上白云飘然而去。此诗写得清新淡雅,富有情趣,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