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几去天才尺五,何缘耸立君之户。
松桧为垣草为堂,闲窥科蚪穷今古。
朅来啸傲天之涯,酒酣落笔走龙蛇。
弹铗羞为孟尝客,无鱼甘自老京华。
【注释】
玉几:指书案或书桌。董生:即董仲舒,西汉经学家。玉几山房:指董仲舒在山东的宅第,因以“玉几”代称。
耸立:直竖,直立。君之户:你的居室。
松桧为垣草为堂,闲窥科蚪穷今古:松树桧木筑成了墙,长满了青草的门楼,悠闲地观察着蝌蚪游动,穷尽了今古的变化。
朅来啸傲天之涯,酒酣落笔走龙蛇:忽然来到高远的境界中逍遥游荡。
弹铗:战国时楚国人优孟衣锦还乡,唱《剑器行》《渔阳掺》等曲,其中“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两句被后人用来形容怀才不遇。
无鱼甘自老京华:没有鱼的地方,我甘愿老在京城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春,从洛阳回长安后所作。诗中通过写自己的遭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首句写董生的书房环境。“去天才尺五”,意谓董生的书案只有一尺宽,说明其书室之小;“何缘耸立君之户”,则是说书案虽小,却能高耸而立在主人的书斋之中。这既反映了作者对董生学识渊博的钦佩,也表现了作者自己虽然学问不高,但自信终会有出头之日的豪迈气概。
次句写书房内景。“松桧为垣草为堂”,则描绘了一幅幽雅宁静的读书环境图。松树柏树环护着书斋的四壁,青苔斑驳的矮矮篱笆门,构成了一个幽静的环境,使主人可以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作文。“闲窥科蚪穷今古”,则进一步写出了董生在书房中的勤奋好学,以及他在学术上的精湛造诣。
第三句写书房外景。“朅来啸傲天之涯”,是说董生有时也喜欢在书斋外的庭院里啸傲吟咏。“天之涯”形容书斋外面的景色非常美丽,令人心旷神怡。“酒酣落笔走龙蛇”,则是说董生在高兴的时候会放开笔墨,挥洒自如,写出美妙的文章。这两句既描写了书斋外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董生的高雅情趣和卓越才华。
尾联两句写董生的处境。“弹铗羞为孟尝客”,这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主,只好像冯谖一样弹着剑柄叹息,不愿做富贵人家的门客。“无鱼甘自老京华”,则是说如果得不到君主的赏识,那就只好在京华城中老死算了。这两联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董生的书斋、书房、书室外的庭院及书斋外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董生在书房内外的表现,生动地展现了董生的形象,并表现了诗人对于董生这种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品格的赞赏和钦佩。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