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清于洗,翛然思不群。
紫苔行处满,黄鸟坐来闻。
琴奏梅间月,棋敲石上云。
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轻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再分析诗歌的手法、表达技巧等。“一榻清于洗”是说诗人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致,觉得比洗过的床单还要清新。“翛然思不群”是说诗人独自闲坐,悠然自得,思绪超逸不凡。“紫苔行处满”写诗人行走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黄鸟坐来闻”写诗人坐在小院中,听着鸟儿的啼鸣,感受自然的宁静美好。“琴奏梅间月,棋敲石上云”写诗人在弹琴时听到梅花间的月光声和下棋时棋子击打石头的声音。“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轻纹”是写诗人看着池塘里新生的水草,看着飘落的花瓣覆盖在水面上,感受着生命的循环往复。赏析:“一榻清于洗”,“一榻”即一张床,这里代指床,“清于洗”,与“洗”相比,更加洁净,更加清爽,更显得诗人心情之舒畅。“翛然思不群”,“翛然”形容人的样子潇洒自如,“思不群”,思考问题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诗人独坐窗前,悠然自得,心无杂念,思绪超逸不凡,表现出他超脱尘世的心境。“紫苔行处满”,诗人走在满是青苔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黄鸟坐来闻”,诗人坐在小院中,听着鸟儿的啼鸣,感受自然的宁静美好。“琴奏梅间月,棋敲石上云”,琴声悠扬地传来,仿佛来自明月之下的梅花枝上,而棋子击打石头的声音则像是从高高的云端传来。“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轻纹”,看到池塘中新生的水草,看到飘落的花瓣覆盖在水面上,感受着生命的循环往复。全诗通过写诗人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答案】
示例1:诗人独坐窗前,悠然自得,心无杂念,思绪超逸不凡,这表现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
示例2:诗人走在满是青苔的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
示例3:诗人坐在小院中,听着鸟儿的啼鸣,感受自然的宁静美好。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示例4:琴声悠扬地传来,仿佛来自明月之下的梅花枝上,而棋子击打石头的声音则像是从高高的云端传来。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示例5:看到池塘中新生的水草,看到飘落的花瓣覆盖在水面上,诗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往复。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感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