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东流落日西,咸阳秋色望中迷。
荒烟古渡人稀到,衰柳空城马自嘶。
霸业已消三月火,断碑犹载数行题。
东门牵犬人何在,空见年年碧草齐。
注释:
咸阳晚眺
渭水东流落日西,咸阳秋色望中迷。
荒烟古渡人稀到,衰柳空城马自嘶。
霸业已消三月火,断碑犹载数行题。
东门牵犬人何在,空见年年碧草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的首句“渭水东流落日西”,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渭水之东是落日西沉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第二句“咸阳秋色望中迷”,则进一步渲染了这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秋天的傍晚,眺望着咸阳城的美丽景色。
第三、四句“荒烟古渡人稀到,衰柳空城马自嘶。”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座古城的荒凉和萧条。荒烟古渡无人问津,只有那匹马在空荡荡的城墙上独自嘶鸣。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第五、六句“霸业已消三月火,断碑犹载数行题。”则是对这座古城历史的回顾。这里的“霸业”指的是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荣耀已经被消磨殆尽。而那些被遗忘的断碑,仍然记载着过去的事迹和故事,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两句“东门牵犬人何在,空见年年碧草齐。”则是诗人对这座城市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能够恢复往日的繁荣和辉煌,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无论未来如何,这片碧绿的草地都将永远存在,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渭水之景、咸阳之城以及历史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