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不肯事王侯,双树为家老即休。
锡杖躅空曾解虎,木杯浮水不惊鸥。
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
应笑我曹身是梦,风霜两鬓为谁忧。

【注释】

掉头:回身,表示不愿。事王侯:侍奉王侯。

双树:指参禅的寺院。老即休:年老就退隐。

锡杖:和尚行走时所持的棍子。躅(zhú)空:徘徊不前。

木杯:用木头做成的杯子。浮水不惊鸥:水面上漂浮的水不惊扰水中的鸥鸟。

夕阳咒食临花坞:夕阳时分在花园里吃斋饭。

秋月谈经上竹楼:秋天夜晚在竹林中诵读佛经。

应笑我曹身是梦:应该笑我们都是如梦一般的人生。

风霜两鬓为谁忧:风霜染白了头发是为谁担忧?我辈:我们这些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作者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厌倦之情。

首联“掉头不肯事王侯,双树为家老即休”,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意去侍奉王侯,选择在寺院中隐居生活,年老就退隐。

颔联“锡杖躅空曾解虎,木杯浮水不惊鸥”,“锡杖”是和尚行走时所持的棍子,“躅空”是徘徊不前的意思。木杯是用来盛水的杯子,“浮水不惊鸥”意思是水面上漂浮的水,不惊扰水中的鸥鸟。这两联描写了禅师在寺院中的生活情景,他手持锡杖,行走在寺庙的走廊上,曾经遇到过凶猛的老虎,但他毫不畏惧,从容应对,木杯浮在水上,没有惊动水中的鸥鸟。这两句诗表现了禅师超然物外、从容自如的生活状态。

颈联“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夕阳下的斋饭场景,以及在秋夜诵读佛经的场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的追求。

尾联“应笑我曹身是梦,风霜两鬓为谁忧”,诗人感慨地表示自己如同一场梦境,风霜染白了两鬓,为谁担忧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的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