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初着雨丝丝,又值东风上已时。
千古兰亭留胜会,半生萍水叹多岐。
河桥细柳莺声早,驿路青山马去迟。
安得当年诗社友,相逢一醉习家池。
【注释】
丙戌:农历三月初三。安得:何能。诗社友:指当年参加兰亭修禊的文人雅士,即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习家池:晋代王羲之所居之处,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赏析】
《上巳》诗写于诗人流寓建业(今江苏南京)时。上巳是古代以龙舟赛会为内容的节日,又称“龙舟竞渡日”。公元352年,晋武帝司马炎在建业举行一次盛大的修禊仪式,当时王羲之也在场,并赋序文,记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这篇序文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诗中借用了这个典故。诗的开头四句说,今天是上巳节,细雨蒙蒙桐花初开,又值东风送暖,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时正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兰亭修禊聚会的日子。兰亭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徽县南,晋朝时,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此修禊,作有《兰亭序》。
中间四句写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浮沉不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兰亭聚会,本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好机会,然而却已过去许多年了。诗人用“半生”二字表明,自己一生坎坷多难,到处漂泊无定。他想到当年兰亭修禊的盛况,而今自己却像浮萍一样,没有地方寄托,真是可悲啊!末二句说,我多么希望能和当年一同来参加兰亭修禊的朋友们欢聚一堂,痛饮美酒,畅叙别情啊!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之作,诗人通过回忆兰亭修禊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人生坎坷、飘零不定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同游者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