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鸡夜半鸣,火轮出扶桑。
迟迟丽曲阿,万国皆明昌。
圣人法天运,峻德四表光。
赫然万物睹,化曜舒以长。
出作而入息,泰运成虞唐。
何知负暄者,亦欲献吾皇。
【注释】
感寓:感慨而抒发。
天鸡(ji jī):指拂晓报晓的鸡。
火轮:即太阳,这里比喻太阳。
扶桑:东方的一条神木,传说日出东方时从这条神木升起。
迟迟丽曲阿:迟迟是慢慢地的意思。丽曲阿,美丽的地方。
明昌:明亮美好的样子。
圣人法天运:以圣人之道来效法自然运行的道理。
峻德:崇高的道德。四表光:四面光明。
赫然:显著的样子。万物睹:万国皆明。
化曜:指日光,化,使;曜,照耀。舒:舒展。
出作:外出做官。入息:回家休息。
泰运:太平盛世。虞唐:古国名,这里泛指国家。
负暄者:晒太阳的人。
【赏析】
此诗为诗人感时伤世之作,借咏物抒怀,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黑暗政治的不满与愤懑之情。
首联“天鸡夜半鸣,火轮出扶桑。”起笔点题,以拂晓报晓的鸡声和初升的太阳作为象征性的事物,寓意着光明、希望和生机,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美好、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迟迟丽曲阿,万国皆明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时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颈联“圣人法天运,峻德四表光。”诗人以圣人之道来效法自然运行的道理,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光辉作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尾联“出作而入息,泰运成虞唐。何知负暄者,亦欲献吾皇。”诗人以“出作而入息”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表示了自己愿意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的意愿。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美好、希望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