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邃古世,土鼓而蒉桴。
黄帝垂衣裳,昼梦游华胥。
唐虞绍至理,文德乃诞敷。
夏忠商尚质,随俗变隆污。
姬周日文盛,国风咏驺虞。
奈何五霸习,秦豆趋木涂。

吾闻邃古世,土鼓而蒉桴。

黄帝垂衣裳,昼梦游华胥。

唐虞绍至理,文德乃诞敷。

夏忠商尚质,随俗变隆污。

姬周日文盛,国风咏驺虞。

奈何五霸习,秦豆趋木涂。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吾闻邃古世,土鼓而蒉桴。”
  • 此句表达对古代简朴生活的怀念与赞美。土鼓和蒉桴是远古时期的乐器,象征着一种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
  1. “黄帝垂衣裳,昼梦游华胥。”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象征智慧和力量。这里提到黄帝穿着朴素的衣服,暗示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昼梦游华胥则是描述黄帝在梦中游历天地,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也是诗人所向往的。
  1. “唐虞绍至理,文德乃诞敷。”
  • 唐虞是中国古代的两个理想政治时代,尧舜以仁德治国。此句强调了唐代和虞朝时期的政治清明和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盛世,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赞赏。
  1. “夏忠商尚质,随俗变隆污。”
  • 夏朝和商朝在文化和道德上各有特点。商朝注重质朴无华,顺应自然;而夏朝则更注重礼仪制度,显得更为繁复。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特色的观察与评价。
  1. “姬周日文盛,国风咏驺虞。”
  • 周朝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成就更是被后世传颂。这里提到的国风咏驺虞,即歌颂周文王的音乐作品《驺虞》,表明了诗歌在表达文化繁荣方面的作用。
  1. “奈何五霸习,秦豆趋木涂。”
  • 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他们各自为政,但最终都未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诗人通过这一历史现象,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短视。秦豆趋木涂则形象地描绘了秦国的迅速灭亡,警示后人不可重蹈覆辙。

译文:

经过千年的沧桑变化,我听到远古时代的回声,那时人们用土鼓和蒉桴来敲击生活的节奏。黄帝身穿朴素的长袍,在夜晚梦见自己在华胥国遨游。唐虞两代继承了良好的治理之道,文化繁荣如日中天。夏朝崇尚务实,商朝简约自然,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也随之升华或沉沦。周文王时期文化昌盛,他的《驺虞》之歌传唱至今。然而,为何五霸的权谋导致国家走向灭亡的道路?秦朝的短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教训。

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感寓》创作于公元846年左右,正值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是普遍的社会问题。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批判了当时的权谋政治和道德败坏的现象,同时赞扬了古代文明的成就和美德。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不同,诗人试图启示人们反思过去,珍惜现在,期待未来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结论:

《感寓》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历史思考的诗作。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回顾与现实的批判,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