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慎大德,四夷乃咸宾。
夏璜肃慎矢,方物以类陈。
所需在器用,犬马何足珍。
于焉昭德致,孰敢不来臣。
【注释】
“明”,通“明”,明智,英明;
“慎大德”,谨慎地对待高尚的道德;
“四夷”,指周边的少数民族;
“咸”,全;
“宾”,宾客,来朝拜。
“夏璜:夏代的贵族名;
“肃慎矢:古代肃慎人的箭矢;
“方物:各种物品、事物;
“以类陈:按照类别陈列。
【赏析】
《感寓》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咏史诗。全诗借咏古事,讽喻当今,表达出作者对贤主圣君的赞美,对昏庸无能之辈和贪官污吏的讽刺,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首句“明王”,即明智的君主,这里指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他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重用人才,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次句“四夷乃咸宾”中的四夷,即四方各民族。唐王朝对外采取怀柔政策,使得四方各族都来朝贡称臣。第三句“夏璜”即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昆吾氏的后代,相传姓姒,号少康,字重华,为周朝始祖。第四句“方物以类陈”中的方物,指各种物品。古人将各类物品按类别陈列。这里说:只要物品齐全,犬马何足珍。这一句是说:只要器物用品齐备,就不需要珍奇的物品。第五六句“于焉”意为哪里。这两句说:在这里(朝廷),谁还敢不来臣服呢?这是说:在这样的明君治理下,天下还有什么人不归顺的呢?末句“孰敢”即哪个敢。这两句说:谁敢不来臣服呢!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昏庸无能之辈和贪官污吏的讽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