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不可去,所愿甘布衣。
先民有格言,富贵履危机。
高车岂不好,一覆信难支。
君看庙中牺,孰与濠上鱼。
贤哉鹿门叟,去去从此辞。

【注释】

  1. 感寓:感慨寄托。
  2. 贫贱不可去:指贫穷时不能离开,比喻富贵时也不能忘记平民百姓。
  3. 所愿甘布衣:指希望过平凡的生活。
  4. 先民有格言:古人有格言警句。
  5. 履危机:面临危险。
  6. 高车:指豪华的车辆。
  7. 信难支:信用难以维持。
  8. 庙中牺:祭祀用的牺牲品。
  9. 濠上鱼:在水边的鱼儿,比喻不受约束的人。
  10. 鹿门叟:即陆机,字士龙,晋朝文学家、史学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格言的赞赏和对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的赞扬。全诗以“感寓”为题,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志向。

首句:“贫贱不可去”,表明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里的“贫贱”不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更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坚持和执着。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向往,以及对世俗诱惑的不屑一顾。

次句:“所愿甘布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平民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甘布衣”意味着愿意过一种朴素、简单、无华的生活,远离奢华和浮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

第三句:“先民有格言,富贵履危机”,诗人引用了古代的格言警句,指出那些富贵之人往往面临危机和挑战。这两句诗句既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现实情况,又表达了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的行为的批判。诗人通过这一诗句,呼吁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风光、内心空虚的现象。

第四句:“高车岂不好,一覆信难支”,诗人用“高车”象征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信难支”则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脆弱和不稳定。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担忧和忧虑,认为它虽然看似美好,但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第五句:“君看庙中牺,孰与濠上鱼。”诗人用祭祀用的牺牲品和水边的鱼儿作比较,形象地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祭祀中的牺牲品代表着被供奉者的生命,而水边的鱼儿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句诗句通过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对于束缚的厌恶。

第六句:“贤哉鹿门叟,去去从此辞”,诗人称赞了陆机的贤德,并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他的志向,远离尘嚣,过一种简朴、自由的生活。这句诗句既是对陆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古代格言的借鉴和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道德品质的崇尚。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志向,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