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
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
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诗人写景抒情,以渔人捕鱼作比,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两军在易水一带激战的场面。“鹬蚌”指代两国战争,“方怒争”形容两军交战激烈。这里暗含兵家有“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的计谋。
“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和平的向往。
第三、四句承上启下,诗人用“宁知”一转,表明自己的立场:不知战争何时才能停止啊!
尾联诗人进一步发出感叹:不知道战争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使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全国。
【答案】
译文:清晨我来到易水边,看见两只鹬鸟正在争斗(双方互不退让),今天又与明天相争斗,渔民们因此能同时捕获它们。
齐国楚国都是敌国,天天互相征战不停息。谁知道战争会拖得很久呢?结果坐视着秦国吞并六国。
赏析: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写易水河边的紧张战斗场面。
颔联承接上文,抒发诗人对战乱的不满情绪。
颈联紧承上文,写战争的残酷和无休止。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及渴望结束战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