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自莲幕,鸟下吏人散。
绿槐初霁雨,高轩正萧爽。
焚香理吾琴,襟抱绝尘坱。
凄凄鸾鹤吟,飒飒松风响。
春陇雉登木,晓日牛鸣盎。
孤臣抱幽怨,壮士歌慨慷。
泠然会深趣,千古心独往。
师涓不复作,雅调竟谁赏。
愿为南风诗,排云献天上。
【注释】
①退食:古代官制,每日上、下午两次进食,称为“退食”。
②鸟下吏人散:鸟儿飞走,官吏和平民都散去。
③高轩:指高雅的车。
④萧爽:清新凉爽。
⑤鸾鹤:凤凰一类的鸟。
⑥飒飒:风声。松风响:松树林中风声。
⑦春陇:春天田陇上。雉登木:野鸡登上树木。
⑧孤臣:孤独无依的臣子。抱幽怨:怀抱着忧郁的怨恨。
⑨壮士歌慨慷:勇敢的武士慷慨悲歌。
⑩泠然:清亮的样子。会深趣:领会到深奥的情趣。
⑪师涓:古代乐师。不复作:不再创作。雅调:高雅的曲调。
⑫南风诗:南方之风的诗篇。排云献:在天上排云而呈。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韩渥的作品。韩渥(827—880?),字君章,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年间宰相令狐绹的女婿,与郑谷、司空图、张祜齐名,称“大中四杰”。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诗以琴声起兴,由琴而及人,再由人及景,最后又回到琴上来,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第一联:“琴轩为同乡聂典史题。” 点出了诗的题旨:琴轩,是作者自号;聂典史,即聂夷中,唐懿宗时任国子监博士。韩渥曾从学于聂夷中,两人有师生之分,所以聂夷中为韩渥写《琴铭》时,韩渥就为他作了这首《琴铭后序》。
第二联:“退食自莲幕,鸟下吏人散。”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色:作者退朝后,闲坐在自己书房里,四周环境静悄悄的。他正弹奏着琴,鸟儿飞走了,官府里的官吏和老百姓也散去了。这里的“退食”指的是公务处理完以后休息吃饭的时间;“莲幕”,指书斋;“鸟下”是说鸟儿纷纷飞走;“吏人散”则是指官吏和老百姓散去。这两句描写了官场的喧嚣过后,留下的是一种宁静和闲适。
第三联:“绿槐初霁雨,高轩正萧爽。” 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雨过天晴之后,绿树葱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点,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作者正在自己的书房内,高轩,指高大的窗户;“萧爽”,形容清爽怡人。这两句描写了雨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弹琴的心情。
第四联:“焚香理吾琴,襟抱绝尘坱。” 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的意境。作者在书房里焚香,整理着琴弦,他的胸怀宽广,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五联:“凄凄鸾鹤吟,飒飒松风响。” 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作者听到窗外鸾鹤的叫声,松林中的风吹动着松涛声。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喜爱。
第六联:“春陇雉登木,晓日牛鸣盎。” 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看到田野上雉鸡登上树木,太阳升起的时候,牛也在草地上吃草。这两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七联:“孤臣抱幽怨,壮士歌慨慷。” 描绘了一幅英勇无畏的形象。作者作为一个孤臣,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和怨恨;而作为一位壮士,他则慷慨激昂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两句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无奈。
第八联:“泠然会深趣,千古心独往。” 描绘了一幅深邃的艺术境界。作者领悟到了琴音的深奥之处,感到它与众不同,值得自己去深入探究。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对琴音的理解,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第九联:“师涓不复作,雅调竟谁赏?” 描绘了一种失落感。作者认为像师涓这样的大师已经不再存在了,而高雅的音乐也不再被人们所欣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失望和无奈。
第十联:“愿为南风诗,排云献天上。” 描绘了一种豪情壮志。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诗经》中的南风一样,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献给天下苍生。这两句表现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及其引发的联想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