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之山几千仞兮,芙蓉万叠屼然直上而孤撑。
攒峰西来拥其下,是为金华诸山兮,左右环拱罗立而相迎。
红尘隔断数百里,时有彩云片片生。其间兮只疑方壶圆峤之在目,丹厓翠壁掩映而霄峥。
玉堂老仙昔居此,诛茆缚屋时躬耕。贮书万卷日披诵,列仙环侍皆儒生。
当窗翠屏宜晚对,飞流喷作瀑布声。乱藤苍苍挂寒雨,白石一径香生蘅。
松风旦夕发清籁,仿佛天上来鸾笙。幽深宛似白鹿洞,翛然一段沧洲情。
有时纵步一登眺,但见琪花瑶草不可以名状兮,上有好鸟宛宛声和鸣。
老仙抱道非逃名,慨然有志忧疲氓。一朝飞步朝天京,万言披腹琅玕呈。
玉帝见之喜,首擢桂籍魁群英。十年补衮作霖雨,诸方入贡歌升平。
列仙亦继起,先后俱登瀛。锵锵环佩趋承明,文章班马世所惊。
【注释】
仙居:指金华山。
芙蓉万叠: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芙蓉:荷花。
攒峰:山峰密集。
方壶、圆峤:神话中的仙山,此处比喻金华山。
玉堂老仙:指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号白云,唐初著名的道教人物,曾任玉清宫主持。
贮书:《晋书·王隐传》记载:“王隐有书数千卷,皆古之别经。”
白石一径:白色的岩石小道。
松风:松林中吹出的风。
鸾笙:凤凰所鸣的声音。
沧洲:指深山大泽。
琪花瑶草:美玉和奇花异草。
好鸟:善歌善舞的鸟,这里借指仙人或神仙。
抱道:抱持道德。
忧疲氓:忧虑民众的疾苦。
飞步朝天京:指仕途得意。
琅玕:一种美玉,这里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玉帝:天上的帝王,这里是对司马承祯的尊称。
擢桂籍:选拔人才,授予荣誉。
补衮作霖雨:担任宰相,施行仁政。
文章班马世所惊:指文才出众,令世人惊叹。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玉堂老仙司马承祯的。司马承祯是位道家学者,他曾在金庭山炼丹修道,并得道成仙。后来隐居于终南山,被唐高宗召请入宫做官,但坚决推辞,最后回到终南山继续修炼。此诗通过写他居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学问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厚的敬意。
全篇共分四段。第一段描写了金华山的高峻秀丽,并引出了玉堂老仙的隐居之地。第二段描述了司马承祯当年隐居时的简朴生活和高尚品德,并由此展开对其人品的赞美。第三段描绘了金华山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最后一段歌颂了司马承祯为官时为百姓着想,勤勉政事,为民造福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