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东风水似苔,群公相约看山来。
午钟殷殷穿低树,春宴纷纷集宝台。
千里暂教尘梦醒,一尊思待故人开。
兴酣更欲寻龙井,谁有风流续辩才。
夜穿杭城宿吴山驿,明 日三司故人固请游西湖。
又明日遂拜岳王坟饮净慈寺,时顾天锡郎中以公事寓杭不及预会。
(译文)
夜晚穿过杭州,在吴山驿中投宿,第二天早上,三司使臣们固请他到西湖游览。第二天早晨,他又去拜见岳飞的坟墓,在净慈寺饮酒。当时顾天锡郎中因公务在杭州,没有时间与他们同游。
湖上东风水似苔,群公相约看山来。
午钟殷殷穿低树,春宴纷纷集宝台。
千里暂教尘梦醒,一尊思待故人开。
兴酣更欲寻龙井,谁有风流续辩才。
(注释)
湖上:湖面。
东风:春风。
群公:指三司使臣和朝中官员们。
看山来:来看山。
殷殷:形容午钟声响。
穿:敲着。
宝台:佛教寺庙中的楼台名。这里指寺院。
千里:指杭州到京城的距离。
尘梦:喻尘俗之念。
龙井:地名,是宋代著名茶园。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首联写诗人应邀来到杭州,次日便陪同三司使臣游览西湖;二联描写游玩西湖的情景,“午钟殷殷”一句写僧人鸣钟,暗示游人不少,且多是官场人物;“春宴”句写宴会,说明游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三联写宴后游人离去,诗人也准备离开杭州;最后写诗人在离开前还要到龙井看看。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既写了西湖的美景,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