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东下郁苍苍,去路都无百里长。
何日礼容陈俎豆,一宵清梦绕宫墙。
孔林岂用堪舆说,周典应多掌故藏。
心口自惭还自语,进修何日敢升堂。
【注释】
望阙里作:在洛阳的宫城西门外。阙,宫门;里,内城或宫城的外城。作,即《诗经·郑风·将仲子》中“将仲子兮”句,意为写。
尼山东下郁苍苍:东面是尼山,西边是太室山,都很高,山上郁郁苍苍。
去路都无百里长:去的路很长。
礼容陈俎豆:指天子祭祀天地时所用的礼仪。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祭器。
一宵清梦绕宫墙:夜深时梦见自己正在宫中。
孔林岂用堪舆说:孔子墓在曲阜,不是风水宝地,用不着堪舆家来占卜墓地风水。堪舆说,堪舆家占卜地理、墓地风水的说法。
周典应多掌故藏:周代的典籍应该有很多关于掌故的知识可以借鉴。
心口自惭还自语:心里感到惭愧,又自言自语说。
进修何日敢升堂:如何能有机会进入朝廷做官为臣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站在洛阳宫城西门外,望着东方的尼山和西边的太室山,想到这些高山峻岭都是那么高大,而自己的地位却很低微,心中难免有失落和自卑之感。第二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渴望与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圣君那样拥有崇高的德行和高尚的品质,从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第三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重视和渴求,认为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掌故才能真正理解国家大事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前途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自己在朝廷中难以有所作为,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