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春草平,月明依旧满芜城。
繁华百代底须问,邂逅一尊无限情。
去国浪传金马客,倚楼谁送玉箫声。
孤帆又作江南别,坐听船签报五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广陵驿下与表兄林文秀仓使夜酌时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二十四桥春草平,月明依旧满芜城。繁华百代底须问,邂逅一尊无限情。”:描述了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地方,春日里草木繁盛,明月高挂,照亮了整个芜城。这里的“繁华百代”意味着无论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这里都保持着它的宁静与美丽。而诗人在这里与表兄相聚,共饮美酒,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情意,情感丰富而深远。
  1. 译文
  • 二十四座小桥的春草已经长平,月光明亮照耀着芜城的每个角落。即使经过了无数的世代,也无需对这永恒的美丽感到好奇,因为在偶然的机会中,能与朋友共饮一杯,就已经拥有了无限的深情。
  1. 赏析
  • 意境深远:通过描写二十四桥春草、明月以及城中的景色,诗人构建了一个既古典又美丽的画面。这种美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感情真挚:诗中的“邂逅一尊无限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偶遇的珍视和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动人,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 文化内涵:“繁华百代底须问,邂逅一尊无限情。”这句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它提醒人们,尽管历史在不断前进,但有些东西是无法被时间所磨灭的,如友情和爱情。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关于生命、友情和历史的话题,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