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兴之郊,有山隆隆。
孰窆其亲,有孝徐公。
有庐萧萧,倚山之麓。
徐公是居,哀慕孔笃。
爰有鸠二,来巢于梁。
其色缟缟,如君子裳。
雁雁于飞,日泳于渚。
濯濯其仪,扰而不去。
观者动色,异口同词。
有瑞徐公,维天锡之。
一锡不已,乃至于再。
发彼庆源,如水斯溉。
济济徐公,改服来朝。
贰命秩宗,维庆之昭。
允显其身,亦显其子。
奕世光荣,维庆之似。
维孝锡类,庆与之俱。
孰瑞之诬,而大其闾。
庆也无涯,勖哉令德。
匪瑞之夸,繄孝之式。
这是一首描绘徐公孝行及其带来的吉祥的诗。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双瑞
义兴之郊,有山隆隆。
孰(谁)
义兴之郊,有山隆隆(哪个地方)
有孝徐公(有一位名叫徐的孝顺之人)。
徐公(即徐姓的人)
有庐萧萧,倚山之麓(有一座简陋的住所,位于山脚之下)。
徐公是居,哀慕孔笃(徐公在这里居住,对孔子的思念非常深厚)。
鸠二(两只鸠鸟)
爰有鸠二(这里有两个喜鹊),来巢于梁(它们在梁上筑巢)。
其色缟缟(它们的羽毛白得像君子的衣服)。
雁雁(大雁)雁雁于飞(成群结队地飞翔)。
日泳于渚(太阳在水中游过)。
濯濯其仪(它们的姿态美丽动人)。
观者动色,异口同词(观看的人都为之感动,议论纷纷)。
有瑞徐公(徐公带来了吉祥):
有瑞徐公,维天锡之(有福气降临到徐公身上)。
一锡不已(福气不止一个),乃至于再(以至于再次降临福气)。
发彼庆源(开启他生命的源头),如水斯溉(就像泉水一样滋润)。
济济徐公(众多德才出众的徐公),改服来朝(都穿着礼服前来朝见)。
贰命秩宗(两位尊贵的官员,地位高尊),维庆之昭(这是喜庆的象征)。
允显其身(肯定显现了他本人),亦显其子(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儿子)。
奕世光荣(历代都有荣耀),维庆之似(这就像庆典一样)。
维孝锡类(只有孝顺的人才能获得),庆与之俱(庆祝也和它一起到来)。
孰瑞之诬(谁说这种祥瑞不真实),而大其闾(因此扩大了祠堂)。
庆也无涯(这种喜庆没有止境),勖哉令德(勉励那些美德的人)。
匪瑞之夸(并非只是炫耀),繄孝之式(这是孝道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徐公的孝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德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孰瑞”一词,意在强调真正的吉祥并非虚妄,而是源于真诚的德行和孝心。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寓意清晰。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徐公的孝行和所带来的吉祥,以及对这种美好德行的赞赏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