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春草忆佳期,重放扁舟夏木滋。
游戏自来通绘事,安禅久已废吟诗。
半江塔影迎帆远,曲巷经声出院迟。
曾访本师乘野月,旧房空老碧梧枝。

重过虞山塔院兰公话旧湖边春草忆佳期,重放扁舟夏木滋。

游戏自来通绘事,安禅久已废吟诗。

半江塔影迎帆远,曲巷经声出院迟。

曾访本师乘野月,旧房空老碧梧枝。

注释:

重:再次,重新;虞山塔院:即虞山宝林寺的塔院。兰公:指唐代诗人王建,字仲初,号原甫,又号昌谷子,又号定屋主,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大和年间进士,曾任国子助教。与郑 、许棠、张 等人交游甚密。有诗作《游仙》、《田家》等。

译文:

在湖边的春草中怀念着美好的时光,再次乘船游玩夏天的树木更加茂盛。

游戏时总是能与同好交流绘画的事情。

长时间以来一直放弃吟咏诗歌的创作。

一半的江水映照出塔的影子在远方迎接帆船远去。

曲折的小巷中传来了经书诵读的声音,使人们从家里出来晚了一些。

曾经拜访老师乘着月光游览野景,旧房子空荡无人只有枯萎的梧桐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对虞山宝林寺塔院的一次回忆。诗的第一句“湖边春草忆佳期”写诗人来到虞山宝林寺塔院,看到湖边的春草,回忆起往日的美景。这里的“佳期”指的是两人相识相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第二句“重放扁舟夏木滋”则描绘了诗人在湖边乘船游玩的情景,夏日里的树木更加茂盛,增添了诗中的生机和活力。这句中,诗人以“重放扁舟”和“夏木滋”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第三句“游戏自来通绘事”,意味着诗人在湖边的游玩中常常与同好交流绘画的事情,这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艺术追求。这里的“游戏”是指游玩、娱乐,而“通绘事”则表明诗人善于绘画,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第四句“安禅久已废吟诗”则是诗人对过去创作诗歌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安禅”指的是安静地修行、冥想,而“废吟诗”则表示诗人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诗歌的创作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宁静和专注的追求以及现在生活的忙碌和浮躁。

第五句“半江塔影迎帆远”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当船只在江上行驶时,半江的江水映照出塔的影子,在远处迎接着远行的船只。这里的“半江塔影”既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和期待。

第六句“曲巷经声出院迟”则是诗人对生活中的一种闲适和悠然的描绘。在这里,诗人听到巷子里传来的经书诵读的声音,使得人们从家里出来晚了一些。这里的“曲巷经声”既有生活的气息,也有诗意的存在。

最后一句“曾访本师乘野月”则是诗人回忆过去拜访老师的情景,乘着月光游览野景。这里的“本师”指的是老师的称呼,而“乘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