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
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
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
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
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
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
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径仰见崖。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

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

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

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

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

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

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注释:

  1. 进入大殿左侧的僧舍,沿着弯曲的小路向上走,抬头看到崖端高高的轩车,景色开阔得令人舒展目光。
  2. 僧房高低不同,居住在这里,门关闭时秋天的景象悠闲自在。
  3. 阳光照射在树木上形成一片阴影,走在曲折的小路上抬头仰望,可以看到高峻的山崖和层层叠叠的山峰。
  4. 周围的护城河像一条小溪一样流淌在城墙底部,稀疏的绿草覆盖在窗户之间。
  5. 窗户里有人,但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却看不到人的身影,难以攀附而上。
  6. 远远地知道视线所及的地方,能看到前山湾的景色。
  7. 太阳落山之后山后就没有光亮了,月亮升起时湖水中也有月光反射。
  8. 想到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来,心情就会舒畅愉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寺生活的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自己在山寺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入殿左僧舍”,点明了诗人进入殿堂左侧的僧舍。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描写山寺中的景色,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看到了僧人居住的房间,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看到了阳光照耀下的树木,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味;看到了四周的护城河,感受到了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山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