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
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
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
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
宁知衰莫年,乃复困行役。
天公如佚老,言归遂耕绩。
击壤乐余年,箪瓢敢求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陶潜诗十二首·其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后和陶诗》 - 这是一首模仿陶渊明(字元亮)风格的诗歌。
我昔在田野 - 我在乡村田野中度过的时光。
东阡与南陌 - 指我居住的地方,东边和南边的小路。
时有素心人 - 时常有那些内心纯净的人。
浊酒聊共适 - 用浑浊的酒来聊以自娱。
既醉各归卧 - 喝醉了各自回家休息。
不如牛羊夕 - 不如牛羊在夕阳下自由自在。
醒来视西牖 - 我醒来看到西边的窗户。
残月在窗隙 - 窗外挂着一轮残月。
宁知衰莫年 - 难道知道衰老的日子已经过去吗?
乃复困行役 - 然后又开始了艰难的劳役生活。
天公如佚老 - 天公就像一位悠闲的老翁。
言归遂耕绩 - 说着就要回家去耕种收割。
击壤乐余年 - 敲打着土地象征快乐地度过余生。
箪瓢敢求益 - 虽然只有箪和瓢,但也不敢过分要求更多。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回应。白居易借用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他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和陶潜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宁静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现实压力时的无奈和困惑。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