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长安门,悠悠长安道。
鸣佩何珊珊,朝下日犹早。
同心各相招,稽古共探讨。
小儒不足为,大儒非意料。
买椟还其珠,燕石以为宝。
白日升东方,万象始分晓。
诗句释义
1 西出长安门:指的是从长安城西边的城门离开。长安,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用“门”字来形象地描绘出离开京城的动作。
- 悠悠长安道:形容长安的道路非常长,且蜿蜒曲折。这里的“悠悠”表达了道路的长度和曲折程度,给人一种深远、漫长的感觉。
- 鸣佩何珊珊:形容佩带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这里的“何珊珊”是拟声词,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朝下日犹早:描述太阳刚刚落下的景象,强调时间之早,可能是指傍晚时分。这里的“早”字突出了时间的紧迫性和早晨的宁静美好。
- 同心各相招:表达大家心意相通,各自前来相聚。这里的“同心”表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或愿望,而“相招”则是相互邀约的意思。
- 稽古共探讨:指大家共同研究、讨论古代的文化、历史等。这里的“稽古”是指对古代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而“探讨”则强调了交流和分享的过程。
- 小儒不足为:指出小儒者(学者)不足以成为大儒(学者)。这里的“小儒”指的是一般的学者或知识分子,而“大儒”则是指具有深厚学问和高尚品德的大学者。
- 大儒非意料:表明大儒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有一定道理和基础的。这里的“意料”表示人们通常预期或认为的情况,而“非意料”则强调了大儒的出现是符合某种规律或道理的。
- 买椟还其珠:比喻只看表面或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整体或本质。这里的“买椟还其珠”是一个成语,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故事,比喻只看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
- 燕石以为宝:表示燕石(一种宝石)也被认为珍贵。这里的“燕石”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而“以为宝”则强调了它的珍贵程度。
- 白日升东方:描绘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这里的“白日”指的是太阳,“升东方”则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 万象始分晓:形容万物开始显露出来,景象变得清晰明朗。这里的“万象”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分晓”则意味着逐渐变得明朗、清晰。
译文
西出长安门,悠扬长安道。
清晨出发时,朝阳已露头。
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古文化。
小儒者不足为,大儒非意外。
只注重外表,忽略内在价值。
珍视燕石,也视它如珍宝。
阳光普照大地,一切开始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声词、比喻、夸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中的关键词语如“西出长安门”、“鸣佩”、“朝下日犹早”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此外,诗中的意境宏大,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