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当此夜,洒扫事匆匆。
井上皆封草,门前尽画弓。
祠堂神影挂,客座佛筵崇。
撒豆祈儿疾,存炊忌釜空。
辟瘟烧术暖,承俗燎柴红。
启箧新衣振,除尘旧室攻。
买饧迎灶帝,酌水祀床公。
春帖题乡究,年书诵学童。
插笾皆柏叶,戏火有梨筒。
残历收年尽,深缸洗腊终。
市阛骄物贵,邻里馈糕通。
未识他州节,于斯异与同。

【注释】

1.除夜:即除夕之夜,农历每年腊月的最后一天。

2.洒扫:指打扫庭院。

3.井上:井口之上。

4.皆:都。

5.祠堂:祭拜祖先或先圣的场所。

6.画弓:挂画于门上作为装饰。画弓,古代风俗,门前挂彩纸画的弓形,表示驱邪避凶,希望来年平安无虞。

7.祠神:指宗庙中的神位。

8.客座:客人座位。

9.佛筵:佛教的供台,供奉佛像的地方。

10.撒豆祈儿疾:民间有在新年期间撒豆子以祈求孩童平安健康的习俗。

11.存炊忌釜空:过年时忌用空锅做饭,寓意新的一年里家中有食物,生活富裕。

12.辟瘟:指用特定方法驱走疫气、疾病。

13.燃:烧。

14.启箧:打开箱子。

15.新衣:新缝制的衣服。

16.除尘旧室攻:清除旧室内的尘土。

17.买饧:购买麦芽糖。

18.灶帝:灶神。

19.床公:指床铺,床下有神明。

20.春帖:春联;贴在门上的对联。

21.乡究:指研究乡村事务的人。

22.学童:指读书的孩子们。

23.插笾: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将竹制的圆形祭祀器插在地上。

24.戏火:玩火。

25.残历:已过一年剩下的日历,即将过去的一天。

26.深缸:满缸的水。

27.洗腊:洗掉腊制品。

28.馈糕通:互相赠送糕点。

【赏析】

这首杂咏诗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扫尘、守岁、迎灶、辞旧迎新的民俗诗歌。它描绘了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看第一句“岁除当此夜,洒扫事匆匆。”这里描述了除夕之夜,人们忙于扫尘、打扫庭院。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示了除夕夜晚的忙碌气氛。接下来,第二句“井上皆封草,门前尽画弓。”描绘了井口上方都被草覆盖的景象,以及门前挂满了彩绘的弓饰。这些细节描绘了节日氛围中的独特景象,也体现了人们对新春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祠堂神影挂,客座佛筵崇。”则提到了宗庙中神灵的身影被悬挂起来,而客座旁则摆放着供台上的佛像,这些细节都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尊敬和对佛法的重视。同时,这也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愿与祝福。

“撒豆祈儿疾,存炊忌釜空。”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新年期间撒豆子祈福、忌用空锅做饭的传统习俗。这反映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期待和对健康生活的渴望。此外,“辟瘟烧术暖,承俗燎柴红。”两句则提到了人们用特定的方法驱赶疫气、保持房屋温暖的做法,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的遵循和尊重。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繁忙景象、宗庙中的神灵与佛像、人们的祈福行为以及传统习俗等内容,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欢度春节、迎接新年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