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将心力治斋居,细竹移来叶尚疏。
雪白蛎光铺槅眼,鸦青布色染帘裾。
规模别出经营外,景物新呈晦没余。
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墙还待友朋书。
今宵才是题诗起,此席方为宴客初。
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原诗,从题干中提取出关键词句,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答题模式:手法+作用(效果)。注意不要答“形象”或“意境”。
第1首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三句交代了人物的居所及居所环境。第四句“别出经营”指诗人在布局上别具匠心。“景物新呈晦没余”指新景出现旧景已消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最后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居处简陋,不配接待朋友。
第2首诗,第一、二句点明时令。“今宵才是题诗起”表明诗人今夜才写诗。“此席方为宴客初”表明诗人才摆好酒席。这两句是说,诗人今夜才写诗,客人才到,说明诗人很谦虚,也很懂得尊重客人。第三、四句写宴会的盛况: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这里用典,前郭后村,指的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别墅所在的所在;《庄子·秋水篇》中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所以此处用“长见笑”,暗含诗人自己对友人的仰慕之情。
【答案】
【解析】
第1首诗
译文:费尽心思治理小轩成,细竹移来叶尚疏。雪白蛎光铺槅眼,鸦青布色染帘裾。规模别出经营外,景物新呈晦没余。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墙还待友朋书。
赏析:
首联“先点出时令,交代人物,然后点明居处。首联写诗人整治斋居的艰辛过程。费将心力治斋居,费尽心机整治斋居。费心机,费精力,写出诗人的辛勤努力,为下文作铺垫。细竹移来叶尚疏,细竹刚移来时,叶子还是稀疏的。表现诗人对环境的精心布置。
第二联“雪白蛎光铺槅眼,鸦青布色染帘裾。”写居室的环境。雪白蛎光铺槅眼,用蛤蜊壳的白色涂在窗户玻璃上。鸦青布色染帘裾,用青色的布做窗帘。写居室的颜色。雪白蛎光铺槅眼,用蛤蜊壳的白色涂在窗户玻璃上。鸦青布色染帘裾,用青色的布做窗帘。表现诗人对居室的精心布置。
第三联“规模别出经营外,景物新呈晦没余。”写居室的布局和摆设。规模别出经营外,格局与众不同。景物新呈晦没余,景色呈现出新的面貌。表现诗人对居室的精心布置。
第四联“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墙还待友朋书。”写居室的装饰。髹壁正防童稚污,粉刷墙壁以防孩子在上面乱涂鸦弄脏。粉墙还待友朋书,墙壁上还留着供朋友书写的地方。表现诗人对居室的精心布置。
尾联“今宵才是题诗起,此席方为宴客初。”写宾客到来。今宵才是题诗起,今晚才写下了这首诗。此席方为宴客初,这是今天首次设宴招待客人。表现诗人对客人热情款待之意。
第2首诗
译文: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
赏析:
首联“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写与友人相会的场所,前郭后村无旷地,指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所宽敞舒适。相过莫怪不宽舒,指友人的到来令人高兴。表现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颔联“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写与友人相见的情形,前郭后村无旷地,指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所宽敞舒适。相过莫怪不宽舒,指友人的到来令人高兴。表现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颈联“相过莫怪不宽舒”写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相过莫怪不宽舒,指友人的到来令人高兴。表现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
尾联“前郭后村无旷地,相过莫怪不宽舒。”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前郭后村无旷地,指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所宽敞舒适。相过莫怪不宽舒,指友人的到来令人高兴。表现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