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色含山色,涛声撼树声。
枯槎何处下,怒浪几时平。
退鹢昏相失,飞乌晚对鸣。
如何夸海若,犹自诧庄生。
【注释】
1.清源楼:在福州,是游览胜地。
2.涨:指潮水涨起。
3.云色含山色:云雾中带有山色。
4.涛声撼树声:波涛汹涌的声音,好像树木被震响。
5.枯槎(chá ):树枝已枯的木船。
6.海若:即海神。
7.庄生:《庄子》的作者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
8.退鹢(yǐ ):退飞的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律。诗人登上福州的“清源楼”,远眺大海,看到涨潮的海浪汹涌澎湃,波涛撞击着岸边的树木,发出阵阵轰鸣,而那几只停栖在树上的鸟儿却早已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往哪里落脚。夕阳西下时,海天相接,鸥鸟归巢。然而诗人心中仍为海神与庄生所赞叹不已,感慨万千。全诗意境高远,想象丰富,笔力遒劲。
【译文】
登上清源楼眺望大海,
云和山融为一体,浪涛声震耳欲聋。
枯枝上的船儿何处能落?
何时才能平息这惊涛骇浪?
黄昏时分退飞的白鸟不见了踪影,
傍晚时分,乌鸦鸣叫回荡。
谁能夸耀海神与庄生的智谋?
他们仍自得其乐,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