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村藏寺,晴光水见沙。
老僧闲贝叶,邀客看梨花。
尘外冰壶莹,风前玉树斜。
洗妆犹待雨,春态倚云霞。
寒食见梨花
在寒食节的村庄中藏匿着一座寺庙,晴光映照下水面显现出沙洲。
老僧悠闲地挥动贝叶经书,邀来客人一起观赏盛开的梨花。
尘世之外的冰壶晶莹剔透,风前玉树随风倾斜。
洗妆还等待雨露滋润,春天的神态依仗着云霞映衬。
译文:
在寒食节的村庄里隐藏着一座寺庙,阳光照耀下,水面上显现出了沙洲。
一位僧人悠然自得地挥舞着贝叶经书,邀请客人一同欣赏盛开的梨花。
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冰壶晶莹剔透,仿佛是天上的琼瑶。
风前的玉树摇曳生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洗妆时还需要等待雨露的滋润,春天的气息全凭云霞来衬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首句“寒食村藏寺”,描绘了寒食节时村庄里的宁静景象。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日,是纪念逝去亲人的日子,同时也是人们祭扫坟墓、缅怀先人的时刻。而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选择隐居于深山古寺之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详。这里的“藏”字,既指隐居的含义,也暗示了村民们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晴光水见沙”一句,以晴朗的天气为背景,描绘了水面上的倒影。阳光照耀下,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这里的“水”字,不仅指清澈的水流,更暗指诗人的心灵之水,清澈透明,映照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第三句“老僧闲贝叶”,则描绘了一位僧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老僧手持贝叶经书,悠然自得地阅读着经文,这种生活态度让人心生向往。而“邀客看梨花”则展现了一种社交场景。诗人邀请客人一同赏花,共享这份美好时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第四句“尘外冰壶莹”,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嚣的美景。在这里,诗人将冰壶比喻为晶莹剔透的美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纯净的心性。同时,“尘外”二字也强调了诗人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最后一句“风前玉树斜”,以风前的玉树形象,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玉树摇曳生姿,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给人一种优雅而动人的感觉。而“斜”字则增添了诗意和动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和人文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