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常胸次潇湘宽,少年爱写生琅玕。
白头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
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
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
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
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
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
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画竹的诗,通过描写画竹的过程和效果,表达了对画竹艺术的赞美和欣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大常胸次潇湘宽,少年爱写生琅玕。
    大常(即大观)胸中胸怀宽广如潇湘水色,年轻时喜欢描绘生长着琅玕的竹子。

  2. 白头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园艺方面的技艺更加精湛,笔法也达到了王维和孟浩然的境界。

  3. 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
    两家的画作在苏州地区非常有名,但人们评论时并没有觉得他们的风格过于华丽。

  4. 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
    一张画纸就能传承百世,两株竹子的价值甚至等同于黄金。

  5. 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
    人们说画竹子不是绘画工作,但是草书的结构却与画竹没有区别。

  6. 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
    谁家有高堂,那里挂有名家的宝绘,徐熙的花鸟画让人沉醉于青绿色彩之中。

  7. 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
    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松江东边的好地方游玩,她的兴致被一幅画激发了出来,她委托画家创作并索要作品。

  8. 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远方的人在把玩这幅画作时,可以感受到它散发出的清香,而这正是他思念之情的体现,因为画中的月亮照亮了他的心房。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画竹的艺术魅力和技巧。诗人通过对画竹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画竹技艺的高超和画家的情感投入。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画竹比作江湖广阔、自然清新的景象,以及文人墨客对书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画竹艺术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