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
停餐且不寐,所思知为谁。
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
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
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
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
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

  • 匣镜: 指镜子。古代镜子通常放在匣子里,故称。
  • 三十年: 时间跨度,表示长时间未被打理或整理。
  • 尘暗不复治: 灰尘积聚已久,无法清除。

2. “停餐且不寐,所思知为谁”

  • 停餐: 停止进食。
  • 不寐: 失眠。
  • 所思知为谁: 不知道思念的对象是谁。

3. “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

  • 宕子: 这是对“荡子”的古称,意指远离家乡的人。
  • 不复返: 不能返回。
  • 眇在天一涯: 渺茫地存在于天空的边缘。

4. “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

  • 绽衣: 解开衣服。此处可能是指穿着破旧的衣服。
  • : 结扣。
  • 道远何能持: 路途遥远,难以携带。

5. “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

  • 明明: 明亮的样子。
  • 天边月: 指夜空中的月亮。
  • 三五: 古代对月亮的一种描述,指月亮十五圆时。
  • 中闺: 家中的女性居所,这里特指女子的卧室。

6. “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

  • 子欢爱: 与你共同的快乐。
  • 不得同光辉: 由于分离,不能共享光明和快乐。

译文:

镜子已经搁置了三十年,灰尘覆盖得让它无法清理。我停下吃饭也不睡觉,心中所想的到底是谁?那个离开的荡子再也没有回来,他的身影模糊地出现在天边。我解下旧衣准备缝制新衣,但路途遥远怎能携带?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天边,十五那天正好进入女子的闺房。我想念与你共度欢乐时光,却不能和你一同分享这份光明。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镜、食、游子、明月等意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与思念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