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复官南海,行踪总旧程。
月色多乡梦,潮声动客情。
惯持三尺法,能使万人平。
何日徵循吏,同游五凤城。
【解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君复官南海,行踪总旧程”,是说林见泉又到任南海县,他的去留与往昔没有什么不同。“南海”指广东的广州府,当时属广东道宣慰司管辖。“总旧程”是说林见泉此次来粤,仍然要经过岭南地区。“君复官南海”,点出对方此行的目的;“行踪总旧程”,交代了对方此行的时间和地点。这两句既写明对方此行的缘由,也点明对方此行的目的地。颔联“月色多乡梦,潮声动客情”,是说月光照耀下,故乡之景更加显得凄清,潮水之声更让人触动思乡之情。“多”是“更”的意思,“动客情”即触动游子情怀。“多”字写出了月色的凄清、故乡的遥远,“动”字写出了乡思的浓烈,使作者对林见泉产生深深的同情。尾联“惯持三尺法,能使万人平”,是说林见泉熟谙治国理政之法,能令百姓安居乐业。“何日徵循吏,同游五凤城”,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征召林见泉这样的人,与他一起游览长安城(即今西安)。“五凤城”指长安。这两句既是对林见泉的赞誉,也是对林见泉的期待。全诗以送别为题,但诗人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惜别之情,而是通过送别的场合来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答案】
送林见泉节推潮州
君复官南海,行踪总旧程。
月色多乡梦,潮声动客情。
惯持三尺法,能使万人平。
何日徵循吏,同游五凤城。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但诗人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惜别之情,而是通过送别的场合来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心。《送林见泉节推潮州》一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首先在内容方面,此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朋友的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林见泉此行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继续推行他治潮州时所推行的政策;二是继续为国分忧,为民除害。因此诗人在下面四句中,着重对林见泉进行了赞扬,指出他在潮州任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诗人称赞林见泉熟悉法律,善于治国,能够令民安居乐业。最后一句“何日徵循吏,同游五凤城”,更是表达了对林见泉的高度的赞美之情。其次在形式方面,此诗采用了律诗的形式,八句一韵,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内容,且互相照应。如第一句中的“官南海”,第二句中的“行踪总旧程”,“月色多乡梦”,“潮声动客情”,都是写林见泉的,而第三句“惯持三尺法”一句中,则由“官南海”写到“能令民安居”,第四句“何日徵循吏”则是由“持三尺法”进一步写到“征循吏”。这些内容之间互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