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游天下寺,招隐旧知名。
龙卧云犹湿,虎跑泉始清。
山松不改色,风竹自成声。
帝子今何在,荒台起暮情。
【解析】
此诗是写游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名寺名胜的留恋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遍游天下寺”点出题中“游”,表明这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一段经历。颔联“招隐旧知名”承接上句“名寺”而来,说明这些名胜古迹曾经吸引过许多隐居之人。颈联“虎跑泉始清”紧承“招隐”,描绘出虎跑泉清澈见底的景色,同时暗含着隐士们在此隐居、生活的情景。尾联“帝子今何在,荒台起暮情”则宕开一笔,以景结情,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高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
示例:
招隐
遍游天下寺,招隐旧知名。
龙卧云犹湿,虎跑泉始清。
山松不改色,风竹自成声。
帝子今何在,荒台起暮情。
译文:
我走遍了天下的寺院,那些隐居的人早已闻名于世。
龙卧在云雾之中,泉水依旧那么清澈。
山上松树颜色不变,风一吹竹叶就会发出声音。
现在那位帝王之子在哪里呀?只见荒芜的石台上落日余晖一片愁绪。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名山名寺的所见所感。诗一开始就点出“游”,表明这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一段经历。颔联“招隐旧知名”,承接上句“名寺”而来,说明这些名胜古迹曾经吸引过许多隐居之人。颈联“虎跑泉始清”,紧承“招隐”,描绘出虎跑泉清澈见底的景色,同时暗含着隐士们在此隐居、生活的情景。尾联“帝子今何在,荒台起暮情”则宕开一笔,以景结情,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歌前四句写游览,从游历到观景,最后归结于感慨;后四句写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最后归结于惆怅。前后两联虽然都是写景,但景与情的关系却是互为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