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史缘清暇,为园玉堰西。
三春兰满畹,九日菊成蹊。
吏隐怜鸿影,禅栖厌马蹄。
故山多麦陇,芳草已萋萋。
诗句释义:
- 琴史缘清暇,为园玉堰西。
- “琴史”可能指的是关于音乐历史的文献或资料。“缘清暇”表示因闲暇而得以接触或研究这些资料。“园玉堰西”可能是一个地点的指称,其中玉堰可能指的是用玉石建造的池塘或者堤坝,西则可能是方位。
- 三春兰满畹,九日菊成蹊。
- “三春”通常指的是农历的三月,这里指春季。“兰”是一种花卉,“畹”是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约等于3960步(约1.4公里)。“成蹊”意味着花覆盖了小路。
- 吏隐怜鸿影,禅栖厌马蹄。
- “吏隐”指的是隐居于官场的生活,“怜”是怜悯、羡慕的意思。“禅栖”则是指修行禅定的生活方式,“厌”是厌倦、放弃的意思。
- 故山多麦陇,芳草已萋萋。
- “故山”指的是故乡的山,“多麦陇”意味着那里有很多麦田。“芳草已萋萋”中的“萋萋”形容草长得茂密而杂乱。
译文:
从闲暇中我研究琴谱的历史,在园林里看到玉制的堤坝向西。
春天三月时,满园兰花盛开;到了九月重阳节,菊花也长出小径。
羡慕官场生活的人,对鸿雁的影子心生怜爱;追求禅定生活的人们,却讨厌马蹄声。
故乡山上,麦田遍布,草木葱郁;远方的原野上,绿草已经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通过研究琴谱和园艺来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禅定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内心的体验,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