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
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
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
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注释】邦人:指京城洛阳人,因为唐时洛阳为都城。三十有三年:意即“三十三年”,言己在京师已历三十三年(按唐时计算,从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即位算起)。地拆炎方异,天垂(降)瑞泽偏:大地裂开,炎帝的国土也出现了异象(指雪),但天却只把恩泽降临到洛阳一隅。檐前堆不树:屋檐下的积雪堆积未满屋檐。海上寂无烟:海上的雾气也消失了。稚子:幼小的孩子。岐路:岔道、小路。渔翁:打鱼的老头儿。泊:停泊(指停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诗人以写景为主。开头两句写京都洛阳久不见雪,人们感到奇怪;接着写洛阳的雪与其他地方不同:地面裂开了,炎帝故地也出现了异象,而洛阳却只有一点瑞雪,这和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裂”、“炎方异”)。第三句承上而来,写洛阳没有下雪:“天垂瑞泽偏”。意思是说,天对洛阳格外照顾,降下了祥瑞的雪花。第四句写洛阳城中雪景:屋檐上的雪还不足覆盖住屋檐,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堆到屋檐下。这是一幅雪景图。最后两句写雪后的街市生活:孩子们在岔路上嬉戏,打鱼的老翁泊船停泊,一派宁静的景象。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