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每与故山违,今为道情入翠微。
岩畔苔深侵竹杖,雨馀石润湿荷衣。
九龙总稳湖心卧,双鹤偏惊云影飞。
未必鉴湖能胜此,且将学钓卜渔矶。
【注释】
九鲤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因传说湖中有九条鲤鱼而得名。
游九鲤湖纪兴:作者在游览九鲤湖时写下的诗篇。
翠微:青翠的山峦。
岩畔苔深侵竹杖:意思是说,山边的苔藓长满了石缝,甚至爬到了竹制的杖身上。
雨馀石润湿荷衣:意思是说,雨后石头上的水分让荷叶的衣服都湿润了。
九龙总稳湖心卧,双鹤偏惊云影飞:意思是说,湖中的水草和水草上停驻的鸟儿都平静地躺在湖水中,只有天空的云彩和飞过的两只鹤显得有些不同。
鉴湖:指西湖。
学钓卜渔矶:意思是说,不如学习垂钓,找一个适合打渔的地方。
【赏析】
《游九鲤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九鲤湖美丽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湖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通过描写九鲤湖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湖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心情,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句“宦游每与故山违”,意思是说,我常常因为公务而离开家乡到外地去,这让我与家乡的山水变得疏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生活的压力和无奈。
第二句“今为道情入翠微”则是说,我现在来到九鲤湖,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清净。这里的“道情”是指道教思想,而“翠微”则是指青翠的山峦。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得到心灵净化的愿望。
第三句“岩畔苔深侵竹杖”,意思是说,山边的苔藓长满了石缝,甚至爬到了竹制的杖身上。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山野的幽静和自然的生机。
第四句“雨馀石润湿荷衣”,则是说,雨后石头上的水分让荷叶的衣服都湿润了。这句诗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和生命力的旺盛。
第五句“九龙总稳湖心卧”,意思是说,湖中的水草和水草上停驻的鸟儿都平静地躺在湖水中,只有天空的云彩和飞过的两只鹤显得有些不同。这句诗表现了湖泊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最后一句“未必鉴湖能胜此,且将学钓卜渔矶”,则是说,或许西湖的景致更值得赞叹,但我现在选择在这里寻找心灵的宁静。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于不同地方风景的欣赏和选择,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找到自己内心安宁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九鲤湖美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