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墟兴转彺,马蹄随处晚花香。
断云低映楼台湿,细雨新生枕簟凉。
路杳八千长作客,年过四十尚为郎。
相逢且尽杯中物,摇落天涯醉是乡。
诗句“秋日郊墟兴转彺,马蹄随处晚花香”出自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古诗《秋日出郭用张八峰都谏韵》。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黄廷用(1497年—1566年),字德润,号石斋,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于福建莆田的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黄福为元代著名画家。黄廷用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其诗作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原文:
秋日郊墟兴转彺,马蹄随处晚花香。
断云低映楼台湿,细雨新生枕簟凉。
路杳八千长作客,年过四十尚为郎。
相逢且尽杯中物,摇落天涯醉是乡。诗意解析:
秋日郊墟兴转彺,马蹄随处晚花香:描述了秋季乡村的景象和马儿在花间行走的情景。这里的“秋日”指的是秋季,“郊墟”即乡村集市或郊外的地方,而“兴转彺”则形容景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马蹄随处晚花香”则表达了马在花海中自由漫步的情景,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断云低映楼台湿,细雨新生枕簟凉: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画面,天空中的断云低垂,映照在楼台之上显得有些湿润;细雨绵绵,使得枕席和簟席都变得清凉。这里的“断云”可能是指天气多变或某种不祥之兆,而“湿”与“凉”则反映了雨水对环境的滋润效果。
路杳八千长作客,年过四十尚为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这里“路杳八千”形容旅途遥远,生活不易,而“长作客”则强调了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年过四十”则表明诗人已经过了四十岁,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心态和追求。
相逢且尽杯中物,摇落天涯醉是乡:这里的“相逢”可能是指与朋友相遇,“且尽杯中物”则是说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聚时光。而“摇落天涯”则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但仍然能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找到归属感。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到黄廷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这首诗不仅是黄廷用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
通过了解黄廷用的背景和作品的风格,可以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