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湖深总渺茫,那堪临老别情长。
忽闻鸿雁蜚声远,复苦风霜入骨凉。
珥笔至今惭太史,疑珠原不愧穹苍。
知心尚有陈雷在,一读新诗一断肠。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 东望湖深总渺茫,那堪临老别情长。
- 向东望去,湖水深邃而无边无际,令人感到茫然和孤独。
- 更何况是在我年老时,不得不与亲人告别,这种情感更加深刻和难以承受。
- 忽闻鸿雁蜚声远,复苦风霜入骨凉。
- 突然听到大雁的叫声传得老远,但随之而来的是风霜的寒意侵袭,让人感觉寒冷。
- 这可能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以及自己对未知未来的恐惧。
- 珥笔至今惭太史,疑珠原不愧穹苍。
- 我拿起笔来写作时,总是感到惭愧,因为我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或能力去记录这些美好的事物。
- 我认为像珍珠一样珍贵的文字或思想,并不需要向天空中的星辰那样自诩其价值。
- 知心尚有陈雷在,一读新诗一断肠。
- 虽然我内心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但我仍然相信有一个人(可能是陈雷)能够理解我的心意。
- 每当我阅读新写的诗歌时,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痛苦,仿佛我的心被切断了一般。
接下来是诗句的注解:
- “东望湖深总渺茫”,”东望湖深”指的是作者的视线向东望去,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湖泊;”总渺茫”形容作者对这片景色的感受,它既宽广又深远,让人感到迷茫和孤独。
- “那堪临老别情长”,”那堪”表示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痛苦;”临老别情”指的是与亲人即将告别的复杂情感;”长”字强调了这种感情的持久和深刻。
- “忽闻鸿雁蜚声远”,”忽闻”表示作者听到了某件事情的突然发生;”鸿雁”通常指书信或消息,此处可能暗指远方的亲人传来的消息;”蜚声远”意味着这个消息传播得很远,可能意味着作者与亲人的距离遥远。
- “复苦风霜入骨凉”,”复苦”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这里是指风和霜;”风霜入骨凉”描绘了寒冷的天气给作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灵上的寒意。
- “珥笔至今惭太史”,”珥笔”指的是书写工具,可能是笔;”惭太史”可能意味着作者对自己的书写能力感到羞愧或不足;”太史”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作者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去记录这些美好的事物。
- “疑珠原不愧穹苍”,”疑珠”指的是珍贵的珍珠,这里可能是比喻珍贵或重要的文字;”原不愧穹苍”表示即使是珍贵的珍珠,也不应该自认为值得如此崇高的地位;”穹苍”指的是天空,这里可能用来比喻广阔无垠的世界。
- “知心尚有陈雷在”,”知心”指的是能理解作者心思的人;”尚有”表示仍有人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和经历;”陈雷”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 “一读新诗一断肠”,”一读新诗”表示作者阅读了新写的诗歌;”一断肠”描绘了诗人因诗歌而感到的痛苦和悲伤,就像自己的心被切断了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面对离别和孤独时的心境,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诗中的“东望湖深总渺茫”和“风霜入骨凉”等描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而“知心尚有陈雷在”和“一读新诗一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